哈师大研究生院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开创了《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科研立项,我院有幸获批此立项。因此依托此立项,我院通过院校之间的交流、专家讲座、读书研讨会等形式,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2020年11月15日(周三)上午9点,在郑杨老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钧老师进行了题目为《日本汉字的性质特点及其定位》的线上学术讲座。潘钧老师在讲座后,还对同学的提问一一细致作答,期望同学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专业,广泛涉猎,做有意思的研究。
此讲座不仅让哈师大的师生受益匪浅,还迎来许多外院外校师生的听后。最后王琪院长对潘钧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期待今后有更多线下交流的机会,让哈师大的学生们一睹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
研究生的感想一
题目:日本汉字的发展与改变
关键词:日本汉字、中日对比、特殊性
(文/霍文娜)2020年11月15日,东语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钧老师进行了线上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日本汉字的性质特点及其定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中的汉字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初学日语时经常会因为一些从未见过的,或者与汉语本意有所偏差的“汉字词”而感到困惑。在此次讲座中,潘钧老师首先对汉字文化圈做了介绍,接着通过对比中日汉字的异同,对日语汉字的特殊性进行了讲解。接着潘钧老师从日本汉字的定义、标志、历史考察和汉字的历史作用对日本汉字的界定进行了说明。
最后对日本文字体系的特殊性以及研究日本文字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实际讲解过程中,潘钧老师也从自己的著作中选取了一些有趣的例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汉字的种种特性。通过此次讲座,我对于日本汉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看到了在过去学习中不曾注意到的点,作为日语学习者今后也应该更加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究。
研究生的感想之二
题目: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关键词:汉字、日本化、独特性
(文/邓邦娜)2020年11月15日上午在腾讯会议上有幸聆听了潘钧老师题为日本汉字的性质特点及其定位的讲座,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以前一直听说过潘老师也读过潘老师的一些书籍和文章,今天能目睹潘老师的讲座着实令人激动。感受到潘老师学术造诣的深厚和为人的亲切和蔼。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潘老师也是一刻不停地充满热情的为我们进行讲解,我深深的佩服。
首先为我们讲解了日本汉字的概念,汉字虽然是日本从中国引进的,但经过日本文化和土壤的滋养后则变成了具有日本特点和反映日本思维方式的日本汉字。例如“当て字”“和製漢語”,还进行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用中国面条传入意大利和日本就变成意大利面和乌冬面来进行比喻。在古代,汉字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汉字的使用代表正式,敬意和人的素养,例如举行重大仪式和创作汉诗文。甚至近代文学家(夏目漱石等)也使用大量汉字。
特别感谢潘老师为我解开了一直以来的困惑。简化了的汉字很多都和日本汉字字形相同,之前以为是历史的偶然,今天知道了中日两国在汉字简化和改革方面相互借鉴了许多例子。以及最后通过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和研究的兴趣。
研究生的感想之三
题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关键词:日语汉字、巨人的肩膀、研究
(文/吴莉莉)11月15日,很荣幸通过腾讯会议得以聆听学术界大咖潘钧老师的讲座“日本汉字的性质特点及定位”。潘老师的名字原来只在书本里见过,今日得以见到真人心情不免有些激动。本次讲座潘钧老师主要围绕汉字文化圈、中日汉字的异同、日语汉字的特殊性、日本汉字的界定、日本文字体系的特殊性、研究日本汉字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生动详尽的讲解。
印象最深的是潘老师在讲解日语汉字的特殊性时提到的比喻,即海水和淡水的差别不过在于有没有那百分之二、四的盐分,而这点小差别却能引起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的巨大不同。同样地,我们在学习日语时觉得日语汉字和我们的汉字区别不太大,但当我们深入学习之后会发现日本汉字在构词、符号功能、历史演变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个研究小白,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得到潘钧老师的宝贵建议实为荣幸之至,也为我打开了视野,对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深知自己尚有很多不足,今后需要更加努力,希望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远。